拍品赏析
261
青花加彩缠枝纹盘一对
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直径:17cm(2)
RMB:无底价
263
黄地粉彩百蝶纹盘一对
展开剩余97%“同治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直径:18cm(2)
RMB:无底价
273
斗彩缠枝花卉纹盘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两行篆书青花款
直径:20cm
RMB:无底价
279
霁红釉盘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两行篆书青花款
提要:此件清乾隆祭红釉盘为乾隆朝官窑经典之作,尽显盛世风华。其造型典雅规整,线条流畅自然,尽显皇家御瓷的端庄气质。釉色深沉浓郁,如晚霞般绚丽夺目 ,又似初凝牛血,凝重华贵,尽显深沉庄重之感。
釉面匀净细腻,肥厚滋润,橘皮纹若隐若现,更添古朴韵味。口沿处因高温烧制自然形成一线白色“灯草边”,纯净洁白,与艳丽的红釉相互映衬,更显鲜明生动。底部青花书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篆书款,笔锋刚劲有力,布局规整严谨,是典型的乾隆官窑款识风格。
此器物属于大运瓷,乾隆十二年,大运瓷器样式固定下来,此后每年按例烧造。这件器物烧造精良,体现了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水准,极具收藏价值。
直径:21cm
RMB:50000
286
青花釉里红过枝梅花纹碗
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直径:22cm
RMB:无底价
290
青花胭脂红八仙人物纹碗
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提要:此碗外壁施胭脂红釉为地,釉色娇艳欲滴,如少女胭脂晕染,莹润细腻且色泽均匀,尽显光绪御窑制釉水准。其上以青花绘就八仙过海图,八仙神态各异,铁拐李拄杖悠然、吕洞宾持剑英武,青花发色沉稳,线条流畅,将神话故事生动呈现。碗内则以粉彩勾勒寿星图,寿星鹤发童颜,笑容和蔼,手捧仙桃,身旁祥云缭绕,寓意福寿安康。构图疏密得当,笔法细腻入微。碗底矾红彩书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款,字迹工整遒劲,红彩鲜艳纯正,为光绪官窑典型款识特征。
直径:22cm
RMB:35000
292
外粉彩内青花缠枝荷花纹碗
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提要:此件大清光绪年制官窑碗,与清宫档案记载的大运瓷传统一脉相承。据《清宫瓷器档案全集》记载,雍正朝始设大运瓷例,按年例烧造各类制式瓷器,光绪时期仍严格遵循此制,以确保宫廷用瓷品质。
本品外绘粉彩荷塘,荷花、荷叶、游鱼等元素构图饱满,色彩清雅,与档案中 “粉彩花卉纹碗”品类记载相符;内壁满池娇荷花与牵牛花相映成趣,这种内外呼应的纹饰设计,亦常见于光绪朝官窑典制器物。底部青花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楷书款,笔锋硬朗,发色纯正,与《陶说》中关于光绪官窑款识“字体规整,青花浓重”的著录特征一致。
从制瓷工艺来看,其胎釉精良、彩绘细腻,符合档案中对大运瓷“选料必精,制工必细”的要求。作为光绪官窑的典型代表,本品不仅是清代官窑制瓷技艺的体现,更承载着百年宫廷用瓷的历史脉络,具有极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。
直径:17.5cm
RMB:60000
293
粉彩人物故事纹攒碗一套
“大清道光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提要:此件大清道光年制细路粉彩船碗,造型别致,以七巧板形式,构思精巧,尽显匠心独运。
碗身以粉彩绘就经典《西厢记》人物故事,笔触细腻流畅,人物神态栩栩如生,莺莺娇羞含蓄、张生儒雅深情,红娘灵动俏皮,辅以亭台楼阁、花卉草木等景致,构图疏密有致,将剧中情节生动呈现。粉彩设色丰富艳丽,红粉绿蓝诸色相互映衬,浓淡相宜,层次分明,展现出道光时期细路粉彩高超的绘画技艺与艺术水准。
碗底以矾红书“大清道光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,字迹工整规范。其胎质细腻坚致,釉面莹润光洁,七巧板形碗体设计独特,曲线优美,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。整器将传统戏曲文化与精湛制瓷工艺完美融合,既体现了道光御窑的卓越品质,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清代粉彩瓷器中的精品佳作,极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。
规格:尺寸不一(7)
RMB:20000
297
粉彩八宝纹盖碗
“慎德堂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规格:10.5×8cm
RMB:无底价
302
粉彩花卉纹碗一对
“南昌光亚出品”六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直径:18.5cm(2)
RMB:无底价
303
粉彩花蝶纹题诗薄胎碗一对
“乾隆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蓝料款
直径:14cm(2)
RMB:无底价
315
粉彩花鸟纹执壶
长度:16cm
RMB:无底价
316
粉彩开光花卉纹花盆一对
直径:35cm(2)
RMB:无底价
318
青花缠枝莲纹花盆一对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
直径:25cm(2)
RMB:无底价
322
青花缠枝莲纹卷缸
直径:24cm
RMB:无底价
324
粉彩钟馗嫁妹纹卷缸
“大清咸丰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直径:23cm
RMB:无底价
325
粉彩西厢记故事纹卷缸
提要:此清粉彩《西厢记》长亭送别纹大卷缸,以精湛工艺再现古典文学经典场景,尽显清代细路粉彩之华美。卷缸造型规整大气,线条流畅,胎体坚致厚重,为陈设佳器。外壁通景以粉彩绘就《西厢记》中“长亭送别”的经典情节,构图精妙,层次分明。画面中,崔莺莺与张生执手相看泪眼,红娘侍立一旁,眉眼低垂似含不忍,人物姿态生动自然,开脸尤为细腻传神,面部线条柔和流畅,眉眼勾描纤毫毕现,肌肤施以淡粉晕染,尽显柔美温婉之态,将剧中人物的离愁别绪刻画得淋漓尽致。背景衬以亭台楼阁、垂柳古道、流云飞雁,树木枝叶以墨彩勾勒,花朵施以红、紫、粉等艳丽色彩,色彩搭配和谐雅致。所用彩料上乘,质地细腻纯净,珐琅质感强烈,红彩浓艳深沉,绿彩清新透亮,历经岁月仍鲜亮如新。卷缸底部虽无年款,但从其绘画技法、彩料品质及制作工艺判断,当属清代中晚期细路粉彩精品。
整器将文学意境与制瓷艺术完美融合,既展现了匠人高超的绘画技艺,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,实为不可多得的陈设雅器与珍藏佳品。
直径:37cm
RMB:15000
326
黄地粉彩双龙赶珠纹捧盒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提要:此黄地矾红粉彩二龙赶珠纹大捧盒,盒身通体以娇嫩明黄釉为地,釉色匀净透亮,尊贵典雅之气扑面而来。盒壁边缘以矾红勾勒回字纹一周,线条工整流畅,古朴庄重,与主体纹饰形成鲜明对比。
盒面及盒壁以矾红与粉彩精心绘就二龙赶珠图,双龙身姿矫健,龙首高昂,龙须飞扬,双目圆睁,五爪遒劲有力,追逐火珠于祥云之间。盒底以青花书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,字迹工整遒劲。整器造型规整大气,胎质坚致细腻,制作工艺精湛,兼具实用与陈设之美。
直径:26cm
RMB:无底价
328
青花寿字云龙纹盖盒
“大明万历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提要:此青花五爪龙纹方盒,盒身呈规整四方形,棱角分明,线条利落挺拔,通体以青花绘五爪苍龙,龙身矫健遒劲,怒目圆睁,龙须飞扬,五爪张弩若攫,于云气间翻腾,气势磅礴。
青花发色浓艳深沉,蓝中泛紫,为典型万历朝回青料特征,晕散自然,尽显皇家威严。盒身四侧辅以海水江崖、缠枝莲纹,构图繁密满布,却层次清晰。底部青花双圈内书“大明万历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款,字迹刚劲有力,笔触转折分明。万历时期,宫廷对瓷器需求激增,御窑厂大量烧造龙纹重器彰显皇权。此盒五爪龙纹与标准官款,足证其宫廷御用品身份,加之万历方器成型难度极高,更显珍贵,是研究明代官窑制度与瓷器工艺的重要实物,极具历史价值与收藏意义。
规格:16×16×13cm
RMB:15000
331
矾红地描金开光山水纹印盒
“洪宪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直径:7cm
RMB:无底价
333
粉青釉调色盘
直径:18cm
RMB:无底价
343
红釉水盂
直径:8.5cm
RMB:无底价
345
粉彩仕女纹水盂
“南昌文盛瓷行”六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直径:7.5cm
RMB:无底价
346
粉彩百花不落地花卉纹水盂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高度:8cm
RMB:无底价
348
反瓷雕花鸟纹笔筒
“陈国治作”四字两行楷书刻款
直径:13cm
RMB:无底价
358
青花博古瑞兽纹粥罐
提要:此清康熙博古开光海水瑞兽纹粥罐,造型端庄规整,肩部双系耳设计精巧实用。罐体以白釉为地,釉面莹润光洁,胎质坚致细腻。外壁以青花装饰,四组圆形开光内绘瑞兽图案,瑞兽身姿矫健,毛发根根分明,双目炯炯有神,尽显威严气势;开光外满饰海水纹,波涛汹涌,浪花翻卷,青花发色青翠浓艳,层次分明。
博古开光与海水瑞兽纹饰相互映衬,构图严谨大气,绘画笔触细腻流畅,展现出康熙朝高超的制瓷工艺与审美格调,是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清代瓷器珍品,极具收藏意义。
高度:23cm
RMB:10000
359
青花人物故事纹粥罐
提要:此清康熙粥罐,造型古朴典雅,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。罐体以细腻白釉为底,外壁主体绘庭院跪拜场景,人物神态恭谨,衣饰纹理细腻,庭院建筑、树木山石布局精妙,笔触流畅,将礼仪场景生动呈现。罐盖绘灵动花鸟图,花枝摇曳,鸟儿顾盼生姿,色彩淡雅清新。口沿处环绕杂宝纹饰,增添华贵气息。尤为珍贵的是,底部圈足原装铜活保存完好,历经岁月仍坚固耐用,不仅实用,更添古拙韵味。
直径:25cm
RMB:50000
360
青花人物故事纹莲子罐
提要:此明崇祯青花大莲子罐,造型浑圆饱满,罐体敦实厚重,尽显晚明瓷器雄浑古朴之美。罐口饰以工整的蕉叶纹,叶片舒展流畅,青花勾勒叶脉细致入微,为器物增添清雅之气。
主体以精湛的青花“分水”技法绘就对弈图两位高士于庭中对坐博弈,神情专注,衣纹线条飘逸洒脱;一旁侍女静立,姿态温婉,手持器物,似候侍奉,人物神态刻画细腻生动。背景衬以嶙峋山石、缭绕祥云,山石皴染层次分明,云纹飘逸灵动,青花浓淡相宜,将画面的空间感与意境完美呈现.罐顶原配圆盖,盖面亦绘纹饰与主体呼应。
崇祯时期青花“分水”技法成熟,此罐通过深浅不同的青料渲染,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,宛如水墨丹青。整器构图疏密得当,绘画笔触苍劲洒脱,既体现文人雅士闲情逸致,又暗含晚明动荡时局下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高度:29cm
RMB:120000
361
五彩仕女婴戏纹将军罐
提要:此青花五彩二乔并读大将军罐,造型雄浑大气,罐体硕壮挺拔。罐身以青花绘就苍劲山石,青花发色青翠明快,浓淡层次分明,以“分水”技法展现山石纹理,如墨韵流淌;五彩绘制 “二乔并读”人物图景,大乔、小乔身姿婀娜,神态温婉娴静,身着华服,衣褶线条流畅飘逸,红、绿、黄、蓝等彩料艳丽纯正,珐琅质感强烈,将姐妹共读时的风雅之态刻画得栩栩如生。
底部为砂底,胎质坚致细腻,抚之温润如玉,露胎处可见自然形成的火石红,尽显古朴韵味。原配圆盖历经岁月仍保存完好,与罐体严丝合缝,殊为难得。整器将青花的清雅与五彩的绚丽完美融合,绘画工艺精湛,构图疏密有致,既彰显康熙朝高超的制瓷水准,又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,是清代五彩瓷器中的扛鼎之作,极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。
高度:45cm
RMB:50000
385
青花冰梅开光博古纹罐
提要:此清康熙青花博古开光冰梅纹罐,造型端庄规整,原配圆盖保存完好,历经岁月仍严丝合缝,殊为难得。罐体以青花装饰,腹部四组圆形开光内绘博古图案,古鼎、珍玩、书卷等器物线条简练,勾勒出文人雅趣;开光外满饰冰梅纹,以青花描绘冰裂纹,白梅点缀其间,花瓣疏密有致,蓝白相映成趣,营造出冰清玉洁之境。
青花发色浓淡相宜,分水技法运用精妙,层次丰富。整器构图精巧,工艺精湛,将博古之雅与冰梅之韵完美融合。
高度:25cm
RMB:无底价
386
粉彩花卉纹帽筒
“洪宪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高度:32cm
RMB:无底价
388
矾红狮纹帽筒一对
高度:28cm(2)
RMB:无底价
390
粉彩无双谱帽筒一对
提要:此对帽筒胎釉精良,造型端庄大气。筒身以粉彩为饰,采用开窗技法,窗内绘“无双谱”经典人物故事。《无双谱》又名《南陵无双谱》,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 (1694),绘者从汉代至宋 1400 多年间,挑选了 40位广为称道的名人,如项羽、苏武、李白、司马迁等,绘成绣像并题诗文。
由于这些人物事迹举世无双,故此图册称为《无双谱》,绘画者是擅长人物画创作的绍兴人金古良,镌刻者朱圭则是康熙时期的御殿刻工。
高度:29cm(2)
RMB:无底价
391
粉彩八仙人物纹天球瓶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高度:30cm
RMB:15000
392
黄地粉彩轧道皮球花纹长颈瓶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
高度:34cm
RMB:无底价
398
粉彩山水纹双耳瓶
“听松斋”三字两行篆书矾红款
高度:16cm
RMB:无底价
402
炉钧釉三联葫芦瓶
高度:18.5cm
RMB:无底价
404
豇豆红柳叶瓶
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提要:此柳叶瓶造型纤巧秀丽,颈部细长,瓶身修长如柳叶,线条柔美流畅,尽显康熙朝瓷器的优雅风骨。通体满施豇豆红釉,釉色娇艳粉嫩,自然晕染出深浅不一的桃红色调,并伴有“苔点绿”斑,宛如豇豆皮上的天然肌理,呈现出“绿如春水初生日,红似朝霞欲上时”的绝美意境。
豇豆红创烧于康熙晚期,属高温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,因烧制难度极高,多为宫廷御窑少量烧造,传世品稀少。柳叶瓶与菊瓣瓶、莱菔瓶等并称康熙 “八大码”,以精巧形制与卓越釉色著称。底部青花楷书款字迹工整,笔触遒劲,与莹润釉色相得益彰。
高度:15.5cm
RMB:无底价
407
粉彩婴戏纹观音瓶一对
提要:此对观音瓶造型挺拔端庄。胎体坚致厚实,釉面光洁莹润,白度极佳。瓶身以粉彩绘“折桂图”,桂枝虬曲伸展,桂花金黄灿烂,树下人物身姿俊逸,或持卷沉思,或仰望桂枝,神态栩栩如生,寓意“蟾宫折桂”的美好愿景。设色丰富艳丽,笔触细腻流畅,构图疏密得当。为民国时期佳品之作。
高度:44cm(2)
RMB:无底价
408
粉彩无双谱方瓶一对
提要:此对方瓶造型规整挺秀,胎质细腻坚致,釉面莹润光洁,彰显清代制瓷工艺之精湛。瓶身以粉彩通景绘 “无双谱”人物故事,一侧绘蔺相如、班超等英雄豪杰,另一侧绘王昭君、花木兰等巾帼传奇,人物神态自若,衣纹线条流畅飘逸,辅以亭台楼阁、山水花木,设色丰富艳丽。
每幅画面旁均题诗文,墨书工整,诗画相映成趣,尽显文人雅韵。“无双谱”源自清代康熙年间朱圭所绘《无双谱》图册,选取从汉至宋四十位历史人物,取“举世无双”之意,寄托对先贤的敬仰。此题材自乾隆时期起盛行于瓷器装饰,以其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备受推崇。此对方瓶将经典题材与粉彩工艺完美融合,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观赏性。
高度:29cm(2)
RMB:10000
409
墨地开光粉彩花鸟纹瓶一对
“乾隆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蓝料款
提要:此对观音瓶造型修长优雅,线条流畅,尽显端庄大气。瓶身外壁施乌金釉,釉面漆黑如墨,光可鉴人,其上以金彩、蓝彩随意点染,似繁星闪烁,如流云漫卷,营造出深邃神秘的艺术效果。内壁及瓶口则以粉彩描绘牡丹、玉兰等花卉,花间雀鸟灵动,或振翅欲飞,或俯身嬉戏,色彩鲜艳柔和,笔触细腻入微,将自然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外乌金之肃穆与内粉彩之明艳形成鲜明对比,工艺奇巧,匠心独运。底部蓝料彩款识工整,虽为民国仿乾隆之作,却彰显出极高的制瓷水准,是民国时期仿古创新的经典瓷作。
高度:22cm(2)
RMB:无底价
410
粉彩八仙人物纹方瓶一对
“乾隆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提要:此对方瓶造型规整挺括,棱角分明,胎质坚致细腻,釉面莹润光洁,尽显民国制瓷的精湛工艺。瓶身以粉彩通景绘八仙过海经典场景:铁拐李持杖踏浪、吕洞宾仗剑御风、何仙姑执荷凌波等八位仙人神态各异,衣袂翻飞间仙气萦绕,辅以祥云、海浪、仙山等纹饰,构图疏密有致,色彩丰富艳丽,人物开脸生动,衣纹线条流畅飘逸,尽显传统粉彩“粉润柔和”之美。尤为珍贵的是,此对方瓶保存原装原盒,盒面亦以墨彩、金彩绘如意云纹与吉祥图案,盒内衬软质织物,经年保存完好,可见藏家珍视之情。底部矾红或青花款
识工整有力。
高度:30cm(2)
RMB:30000
411
粉彩花卉纹方瓶
高度:42cm
RMB:无底价
413
粉彩百花开光山水纹瓶
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高度:40cm
RMB:无底价
414
粉彩人物纹花觚
高度:54cm
RMB:无底价
417
粉彩花卉纹赏瓶
“大清嘉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矾红款
提要:此瓶造型承袭乾隆官窑端庄规整之态,胎体坚致细腻,釉面莹润亮泽。通身以浓郁绿釉为地,尽显沉稳大气,采用乾隆洋彩特有的色地工,其上颈部满绘缠枝花卉纹,花瓣、枝叶以粉、蓝、黄等多色晕染,边缘以金彩勾勒,层次丰富且立体感十足;肩部仰莲纹瓣瓣饱满,金彩勾边更添华贵。
主体画面以洋彩技法绘盛放牡丹,借鉴西方光影表现,花瓣以深浅不一的粉、红、紫色渲染,形成明暗过渡,花蕊处点缀金彩,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全器将中国传统纹饰与西方绘画技法融合,完美复刻乾隆洋彩“色彩浓艳、技法繁复”的艺术风格,虽为民国仿制,却工艺精湛,是研究民国仿古瓷作的珍贵实物,兼具艺术与收藏价值。
高度:40cm
RMB:10000
419
粉彩婴戏纹赏瓶
“洪宪年制”四字两行楷书矾红款
提要:此赏瓶撇口,长颈,丰肩,鼓腹,圈足。颈部与肩部以粉彩满绘缠枝牡丹,花朵饱满丰腴,粉、紫、红等色彩层层晕染,辅以金彩勾边,尽显富丽华贵;肩部仰莲纹瓣瓣舒展,线条流畅利落。瓶身主体通景描绘百子婴戏图,数十孩童或舞龙灯、或奏锣鼓、或嬉戏追逐,于庭院间穿梭,神态天真烂漫,衣褶线条灵动飘逸,色彩明快艳丽。孩童数量之多、场景之繁复,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。
民国时期,传统制瓷业在传承明清工艺基础上,受新思潮与市场需求推动,仿古与创新并行。婴戏纹作为经典吉祥题材,自唐宋起便盛行于瓷器装饰,寓意“人丁兴旺”“多子多福”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此瓶虽为仿古之作,却以精湛工艺再现传统纹饰精髓,底部 “洪宪年制”款别具特色。
高度:40cm
RMB:20000
420
红釉六方瓶
提要:此六方大瓶造型雄浑大气,棱角分明,以高温铜红釉一气呵成,釉色纯正浓郁,如初凝牛血般深沉凝重,局部泛出的窑变光晕更添灵动之美。红釉烧造需精准把控窑温与气氛,铜元素极易氧化,温度稍差便会导致釉色斑驳或发黑,成品率极低,素有“千窑一宝”之说。
而六方瓶属典型方器,需将泥料分块拼接成型,不仅要保证胎体均匀、棱角规整,还要克服烧制时的收缩变形难题,工艺难度远超圆器。此瓶器型周正挺拔,釉面莹润光洁,尽显古朴庄重之美,实为红釉瓷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。
高度:41cm
RMB:无底价
425
粉青釉八卦瓶
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青花款
提要:此粉青釉八卦瓶造型端庄规整,线条流畅,瓶身修长,颈部微束,腹部浑圆,下承圈足,端庄中尽显典雅之态。通体施粉青釉,釉色匀净莹润,釉面如湖水般清澈静谧,呈现出“雨过天青”的柔和质感,釉层肥厚,光泽内敛,尽显粉青釉含蓄温润之美。瓶身以凸起弦纹将器身分为多层,其间巧妙装饰八卦纹,乾、坤、震、巽等卦象排列有序,纹路清晰规整,古朴中蕴含深邃的哲学韵味,暗合传统易学文化。
晚清时期,作为传统官窑大运瓷器的重要品类,八卦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皇家审美。光绪朝官窑在延续前朝工艺基础上,因宫廷需求及慈禧太后对传统纹饰的偏爱,此类蕴含吉祥寓意与哲学思想的器物烧制颇为兴盛。八卦纹源于《周易》,象征天地万物变化,寄托着趋吉避凶的祈愿,用于官窑瓷器体现了皇家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。同时,光绪时期的八卦瓶在制作上虽不及康乾盛世般精益求精,但仍保持着官窑的严谨标准,胎体坚实细腻,修足规整,青花款识笔力遒劲,结构严谨,彰显皇家制式风范。
高度:28cm
RMB:150000
426
窑变釉杏圆贯耳瓶
“大清光绪年制”六字两行楷书刻款
提要:此杏圆扁瓶造型端庄典雅,瓶身呈扁圆形,腹部外鼓形似杏核,颈部修长,圈足规整,线条流畅优美,尽显传统官窑器型的庄重肃穆。通体施窑变釉,釉色交融变幻,红、紫、蓝、月白等色彩相互晕染,如晚霞漫天、似流云翻涌,形成“火焰斑”“兔毫纹”等独特肌理,完美诠释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窑变魅力。釉面肥厚润泽,在光线折射下呈现出奇幻的光泽,每一处窑变纹路皆独一无二,彰显自然天成之美。窑变釉源于宋代钧窑,彼时钧窑将不同呈色元素的色釉融为一体,高温烧制下釉料自然流淌交融,呈现出斑斓釉色。到了雍正时期,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深入钻研钧窑窑变奥秘,创造性地融合铜红釉与多种金属元素,经 1300℃高温还原烧制,让窑变釉正式成为独立的高温颜色釉品种,被纳入官窑烧造体系。据《清宫造办处活计档》记载,当时对窑变釉瓷器的烧造有着严格把控与详细记录。此后,窑变杏圆扁瓶作为传统官窑制式,历经乾隆、嘉庆、道光等朝,一直延续烧造。到晚清光绪时期,窑变釉多以红色为主色调,间或交相辉映着黑色斑块,为现代景德镇“三阳开泰”釉奠定工艺基础 。底部阴刻“大清光绪年制”款,字体工整遒劲,刀法利落,为官窑身份的重要佐证。作为清代官窑经典器型与窑变釉工艺结合的产物,此杏圆扁瓶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制瓷技艺的精湛,更承载着数百年间窑火淬炼的匠心,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内涵,是光绪官窑瓷器中的珍贵遗存。
高度:30cm
RMB:120000
427
粉彩夜读春秋图瓷板
规格:38×25cm
RMB:无底价
429
粉彩山水纹瓷板
规格:26×39cm
RMB:无底价
432
青花龙穿花圆形瓷板
直径:30cm
RMB:无底价
435
粉彩寿星像
“徐德全造”四字两行楷书刻款
高度:58cm
RMB:无底价
老规矩唠几句,东西有好有更好,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,适合自己是最好。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,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,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。
如有相关疑惑或疑问,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
发布于:广东省盛康优配-股票正规平台-线下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