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高考作文试题素来以思辨性强而著称,近期我们训练了一道上海高考作文试题,原题如下: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有人说,经过时间的沉淀,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;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。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这道题题干十分简单,内容语约义丰。试题具有一定难度,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、思辨性思维能力。试题具有较好区分度,立意也十分广泛,写作空间十分广阔,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作文题。
从学生所写的情况看,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旧跳不出二元思维,这些学生注意到的是“经过时间的沉淀,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;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”这句话。所以作文的立意也就停留在“必须经过足够的时间,论证时间沉淀的重要性”和“不需要经过足够的时间,也能认识事物价值”的范围。
这种思考不能说不切题,但总显得思维简单了些。用二元思维去认识事物,很可能会遮蔽问题的复杂性,从而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。
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,对于这种概念性较强的文章,要注意清晰界定概念。本题的核心概念就是“价值”。什么是“价值”?题目并没有说清楚,这就需要你自己去进行清晰界定。比如,可以认为事物的价值有多种,如包括浅表价值和深层价值。这时就可指出,要认识深层价值,必须经过足够的时间,并结合时代或自身之例证论证时间沉淀的重要性。这种立意就是建立在对“价值”界定的基础上产生的。这种立意比前面所说的“必须经过足够的时间,论证时间沉淀的重要性”正面立意是不是要稍微好些?
同样,反面立意也可以继续深入追问。既然“不需要经过足够的时间,也能认识事物价值”,那么不妨继续往深想,时间以外的哪些因素对此起到决定性作用呢?比如人的认识水平、时代特征、事物本身的特点等。这样越写不久越深入了吗?
要继续深入下去,恐怕还得有点哲学思维。认识一个问题,要看认识主体,还要看认识客体,两者缺一不可,都对认识产生作用。人是认识价值的主体,那么能不能继续跳出对立观点,推测人判断问题时的身份、立场、标准。因为身份、标准、立场的不同,所以产生结论差异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你认为没价值的事物,有的人就能发现价值。你认为有价值的事物,在有的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。什么原因呢?认识主体不同决定的。
认识主体的形成,要收到时代的影响。所以,很清楚,人的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。对某个事物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也会受到时代的影响。所以,认识“事物价值”根本认识在于社会观念,社会观念也可能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。
能认识到这个层面,已经很深刻了。一句话做个总结,“事物价值”是动态生成的,在不同发展阶段认识事物,其价值是有差别的。
你的思维在那个层次呢?
最后,欣赏二篇优秀作文
【佳作展示】
时间与价值
时间的长河吞没了太多的事物,无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。它们一经诞生便成为历史。今人感慨万分的是,这些历史的命运各不相同,有的成为宝藏,有的被后来发现才成为佳话,有的则彻底湮没在河底。
有人说:“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,事物的价值才能被认识。”不过依我拙见,时间与事物价值难以联系。
事物的价值由当下决定,其本身的价值与过去、未来无关。
若是以经过时间沉淀才能认识事物价值的观点来说,时间便赋予了事物价值,可事实是,事物当下的价值珍贵与否都与当下的人们密切相关,与不同的领域密切相关。以封建文化来说,其存在是无价的,这是人类文明的结晶,可当下的人们是否仍然认同封建主义呢?也许现在人们看来它一文不值;但在历史研究领域它便显得弥足珍贵了。由此可见,事物的价值由当下来决定,由当下的人们来决定而非时间赋予;至于事物本身的价值,与过去未来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人们的思想、审美等牵动着事物的价值。
事物的价值并不由时间决定。真正决定事物价值的是人。人们的思想观念、审美、精神在随时间进步,而思想观念与审美能够影响人们决定事物的价值。换句话来说,真正影响事物价值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。梵高先生的画作在他生前被贬得一文不值,在其死后却被人们发现他作品的伟大,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促使了人们审美的进步;在尊刘贬曹与尊曹贬刘反复交替的时代,《三国演义》经后了起起伏伏,难道价值的起伏也是时间沉淀所为?这还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思想与审美不同;也许《红楼梦》在未来某一天不再被奉为经典,难道也是时间的“法眼”看清其不值得拥护的真面目吗?我想这同样也是因为那一天的人们拥有着不同于现在的审美,而不能否认《红楼梦》本身的价值。
事物的价值也可能不一定能被人们认识。
很多宝贵的事物,正如我所说,湮没于时间长河之中,可能是被销毁,可能是失传,也可能是其他原因。这些事物不复存在,高谈阔论其价值也不会有什么意义,自然也无法被人认识。空口无凭的吹嘘,也只会让人贻笑皆非。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时间再怎么沉淀也不会有用的。
事物有价值,人是事物,因此人也有价值。在我们认识与发现自身价值时,时间沉淀什么的就显得尤为可笑,毕竟人再长寿也不过活个百来年。因此,在这有限而短暂的时间中,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书本中、生活中、经历中等各种各样的地方来不断发现、提升并实现自己的价值。因为唯有人,能够脱离事物惯有的局限,将“价值”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,而非单纯任人宰割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康优配-股票正规平台-线下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